有一個現象叫做視野盲區,在行車時,你的眼睛會因為視角的有限而看不到一些路上情況,最終導致交通事故的發生。那麼,這些盲區到底有哪些呢?
一、前盲區
一般為引擎蓋前看不見的區域為前盲區。造成前盲區的原因有幾個因素:車身、座椅的高度、車頭的長度、駕駛人身高等都會產生影響,如果沒有把握好前盲區的距離,就會很容易的出現事故,尤其是追尾事件。
貼心提醒:儘可能與前車或者障礙物保持足夠的距離,熟悉前盲區的距離大小,控制車輛,開車坐姿要正常,不要東倒西歪。
二、後盲區
是從車的後門開始向外側展開大約30度的區域在反光鏡的視界以外。左後視鏡觀察從車尾2.5米與從右後視鏡觀察從車尾4.0米範圍內也是後盲區經常出現問題的區域。特別是在倒車時一定要觀察好後盲區的具體情況。
貼心提醒:開動車輛前先養成檢查車尾是否有障礙物的習慣,用緩慢的速度倒車,如果有旁人,可以讓旁人協助儘可能與者障礙物保持足夠的距離,熟悉後盲區的距離大小,控制車輛。
三、後視鏡盲區
在日常行駛中,我們需要左轉或者右轉,甚至需要轉一個大彎,這個時候我們從後視鏡里可能看不到後方的來車,很容易發生刮蹭或者碰撞,這個就是所謂的後視鏡盲區。
貼心提醒:開車時,經常關注後視鏡里車輛與行人的動態,防止有猝不及防的事情發生。另外,打算變道或者轉彎時,及時鳴笛及打開轉向燈,提醒後方車輛及行人你的動向,並且保證安全後再進行下一步行動。
四、A、B柱盲區
汽車車身兩側有3個立柱,從前往後依次為前柱(A柱)、中柱(B柱)以及後柱(C柱)。這其中A柱盲區應該是最危險也是最常見的一種視野盲區。前擋風玻璃兩側的斜柱就是A柱。A柱盲區主要會在車輛左轉時造成,駕駛員的視野都會被A柱盲區所遮蓋,由於視線受到A柱的阻擋,駕駛員在轉彎時無法立刻看見被擋住的行人或者障礙物,這樣很容易就造成了事故。
應對方法:從數學原理來講,車輛在運動中,A柱盲區是忽略不計的,停車或者啟動前的時候是最大的,不過停車和啟動時,應該車前車後都照顧一下,視野盲區也有效地縮小,駕駛車輛時,通過前後移動身體,避開A柱遮擋的盲區,尤其在拐彎的時候,必須提前觀察前方的路面情況。
對於B柱盲區的應對,儘量避免大角度偏轉,倘若一定要大角度拐彎時,必須經過二到三次觀察車的右側路況,保證安全時緩慢移動。